出逃or妥协之外,婚姻的第三种解法

婚姻虽然有隐形规则,但玩不玩,怎么玩,是你说了算

写在前面的话

写这些,不是为了说服谁,而是想邀请你一起思考:

当我们选择婚姻时,是出于内心的渴望,还是顺应了某种无形的社会压力?

如果你的选择源于对自己的了解,源于对婚姻/亲密关系/爱情/家庭的深入思考,那么无论你选择结婚与否,都值得被尊重。

我不会因为自己身在婚姻之中,就去劝说任何人走上同样的路(反之亦然)。

毕竟,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方式,这种幸福不应该被任何单一的制度所定义,也不是被动接受社会的默认选项。

在当下这个人生阶段,婚姻于我是有意义的。但我无法、也不愿意为五年甚至十年后的自己代言。

未来会不会依然这么想,我不知道,在我看

刚结婚就后悔了

洗澡时突然顿悟的人生哲学真的特别有说服力,洗头的时候忽然意识到——我一直在过度专注于和我以为的"标准婚姻模板"做对抗。

(也就是说,我一直避免让自己成为某种刻板婚姻印象下的"妻子"角色,以至于经常内耗)

其实结婚第一年,有段时间真的很后悔。

原以为我可以规划自己的人生,但婚后反而感觉像被关进了一个看不见的笼子,生活和人生计划都被无形地框住,喘不过气,想逃。

和老C也聊过,他虽然大写的“不嘻嘻”,勉强支持如果真想离婚,他尊重我的选择。

我觉得,我想逃离的从不是某个人或某段关系,我不想老死不相往来,也绝对不会放弃我现在五彩斑斓的性生活走掉。

想逃,是因为我以为只有跳出来,才能自由,才能脱离婚姻关系中如鲠在喉的不自在。

从这个"婚姻"系统里抽身,退回到更忠于本我的爱恋状态——就像把一段供人观赏的展品搬回到仓库,在仓库里四脚八叉毫无忌惮地躺着。

被框住的幸福感

我反复思考了一年,又内耗又对抗,一开始以为是人的问题,后来以为是关系问题

其实都不是,而是在迈入婚姻那一刻,我们身边无形涌出的裹挟和默认期待。

每个人都有对“幸福”婚姻的定义,但这个定义,大部分时候和自己真实的情况,完全割裂。

很多表面上幸福快乐美好的婚姻,换个角度看,或许是条走上去就很难回头的单程路。

会有种无形力量在推着人走,推着你不断向社会期待靠拢,哪怕你并不愿意。

我mentor跟我说,婚姻是一种社会契约,自带公共属性。也就是说,在结婚后,这段关系便很难再局限于两人,而会涉及家庭、社会。

所以,当我试图让我们像恋爱那样,保持两人关系,保持决策独立,意识自主时,婚姻带来的这种公共期待,会不断拉扯着我朝着反方向走,于是有坚持的我不得不选择对抗。

这感觉,就像突然被装进了一个透明展柜,所有认识我的人,像看展一样参观着、点评着,不自觉地给我一点人生建议,每个人的话,都像事先设置好的程序,无非——房子、车子、生子、稳定工作。

即便我和老C已经商量好要走一条不一样的路,还是会不时地被网住。每次需要解释为什么不要孩子,为什么不买大房子,为什么不搬回国,都像是一场小型答辩,说完不仅疲惫,还自我怀疑。

这种感觉,让我感到厌烦,想摆脱,也就不得不去用更多心力对抗,我要反叛,要挣扎,为自己在这些拥挤的默认期待中,搏出一丝喘息的空间。

渐渐的,我反而陷入了另一种"规训"怪圈:通过不断否定传统婚姻中的角色标签来证明自身的独立,但这种对抗本身,从反面强化了婚姻里夫妻刻板印象,于是越反抗越窒息,越想要跳脱,越有种助纣为虐的感觉。

对抗框架不如重定义

对我来说,人很难对抗公共意识。

清醒地反抗,和随波逐流地顺从,就像硬币的两面,各有各的活法,分不出好坏对错。

跳出来独善其身享受单身,可能要面对整个婚恋系统的凝视;跳进去合力共赢互相搀扶,可能又身不由己、不得不迎合期待地,打怪升级。

我离婚带娃的姐妹,要面对家里“就是因为你这样才会把婚姻弄得一塌糊涂”的指责;我享受单身的姐妹,要面对“这么好看会打扮,一看就是海王”的揣测。

而我,要面临“生娃、买房、办婚礼”的多重催促。

是不是只有骑在墙头上看戏的,才能活得潇洒自如?

可见,所谓的自由,是相对的。不管你站在墙的哪一侧,都有系统的规范和公共的期待。

也许真正的自由不是逃离框架(里外都会有规劝,正反都逃不掉),而是重新定义框架。

反抗精神很重要,但反抗行为本身是痛苦的。它是一个不断放大负面感受的过程。

我需要找到反抗的点,再进行对抗,就像打辩论赛,总得找到可攻击的破绽——导致要一直盯着那些事与愿违、期待相反的事,还不得不强行放大。

好像被迫盯着一坨屎,还要骂它臭。🤣

自由也不是规则的缺失,而是参与规则演化的能力。音乐已经打开,但我们可以选择跳出自己的节奏,or关掉音乐。

屎虽然在哪里,但你可以选择别盯着它。

包括,以何种方式约会、恋爱、做爱,以何种方式计划婚姻,用什么样的态度选择婚恋or独身。

这些决策本身,并不是对"应该怎样"的妥协或反抗,而是用你最主体的那部分,一笔一画勾勒出的对婚姻对生活的自我定义。

就像从小到大,我们在父母订下的规矩里慢慢找到和商量的空间。你会发现,顶撞没用,顺从无解,最终(在若干年之后)在理解和被理解中找到了平衡。

与其把所有力气花在推倒那座困住我们的大山,不如用心思考如何在山里弄条小路走出去。

重要的不是证明自己有多不一样,而是找到舒服自在的方式,确保轻松自由的喘息。

但这显然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任务。如何在实践中重新定义婚姻?如何在制度的夹缝中寻找自由?这些都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尝试。

(未完待续)

想了解更多性爱技巧和干货内容?

加入会员计划 ✨
首页 课程 知识 会员

你是否已满18岁